中证网讯(记者 赵白执南)围绕数字金融、金融赋能数字化生态,在9月27日召开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字技术贸易产业对接会上,多位银行保险机构人士表示,将积极参与数据交易,开发应用数据模型等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“我们需要精准识别并解决当前数字金融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,充分利用好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应用带来的机遇,聚焦产品、场景、数据、风控、渠道、平台等多个维度,多点发力,力求突破。”渣打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总经理李峰表示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李峰认为,展望未来,数字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:在全球化的背景下,数字金融的国际化合作将日益加深;数字金融将更加深入地与实体经济相融合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催生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;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,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更加规范高效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“我们将积极参与数据交易、数据共享等市场,推动数据资源向生产要素转化。”李峰说。
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且符合WTO规则的金融工具,在国际贸易中起到防范、管理信用风险和风险补偿的作用。特别是政策性保险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,在促进出口和对外投资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。
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市场开发和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黄珊介绍,中国信保发挥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,长期业务实践形成了稳定的风险偏好、沉淀了海量业务数据,具备专业的国别风险研究能力以及金融资源整理能力。
黄珊透露,中国信保创新构建了针对出口企业的数据模型“融资指数”,维度选取包括与信保的合作情况、承保情况、风险情况、融资情况4类,于今年5月底发布。“目前正在与外汇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联合推动功能上线,预计10月初可以投入实际运行,在企业授权情况下供合作银行免费使用,为合作银行提供业务参考。”